新闻资讯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防水为什么也要考虑战略合作?

防水为什么也要考虑战略合作?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3-31
  • 访问量:8

【概要描述】由于防水是个隐蔽性基础工程,虽然重要却不如“面子工程”引人注意。因此,在建设工程被委托给总包方,然后又分包到第三方、第四方的情况下,防水却越来越不被受到重视。投资方不重视,总包方疏于管理,分包方坐中取利,施工方偷工减料,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而投资方投入的防水工程款项真正用到防水工程上的大多还不到50%。“结构第一、防水第二”,防水是保障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功能性工程。鉴于贵公司是一个注重品牌形象

防水为什么也要考虑战略合作?

【概要描述】由于防水是个隐蔽性基础工程,虽然重要却不如“面子工程”引人注意。因此,在建设工程被委托给总包方,然后又分包到第三方、第四方的情况下,防水却越来越不被受到重视。投资方不重视,总包方疏于管理,分包方坐中取利,施工方偷工减料,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而投资方投入的防水工程款项真正用到防水工程上的大多还不到50%。“结构第一、防水第二”,防水是保障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功能性工程。鉴于贵公司是一个注重品牌形象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3-31
  • 访问量:8
详情

由于防水是个隐蔽性基础工程,虽然重要却不如“面子工程”引人注意。因此,在建设工程被委托给总包方,然后又分包到第三方、第四方的情况下,防水却越来越不被受到重视。投资方不重视,总包方疏于管理,分包方坐中取利,施工方偷工减料,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而投资方投入的防水工程款项真正用到防水工程上的大多还不到50%

“结构第一、防水第二”,防水是保障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功能性工程。鉴于贵公司是一个注重品牌形象、注重长远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特建议贵公司在防水方面也采取和品牌企业战略合作的方式,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1  确保工程质量的需要

1.1.1  防水“事小”隐患大

目前,人类在建筑物中逗留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其在室外活动的时间。除了人以外,建筑物中各种各样的设备、不同用途的物品、各种陈设和装饰,都不允许受到“水”的侵袭。如果房屋发生渗漏,必将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

(1)一般住房漏水,将直接危害结构安全,损害室内装饰、家具和各种陈设,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休息,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给人们造成极大的苦恼;

(2)学校、写字楼、商业等公共建筑漏水,将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经营,使社会的正常生活活动受到干扰;

(3)某些工业厂房漏水,将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数量,甚至造成事故而停产;

(4)国家仓储洞库漏水,使货物腐烂、变质、报废甚至有引起爆炸的危险,经济遭受损失;

(5)工厂仓库内漏水到某些电器设备上,还可能造成短路、跳闸、停电乃至发生火灾,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等。

建筑物渗漏所造成的危害和财力物资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防水总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其实很少,可谓“防水事小隐患大”。我国的防水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仅为2.8%,国外发达国家一般能达到7%,因此,建设单位应对防水造价权衡考虑。按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王天高工计算,假如每平方米的防水造价增加4元,总造价增加0.02%,这是非常小的数字,但防水质量就提高了一个档次。而我国实际调查统计的防水造价甚至低于1%,比规范相差甚大,这是造成渗漏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从算大帐的角度来说,在防水造价上的节约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据国内某知名地产商透露,该公司每年用于楼盘渗漏的维修费用即达到3个多亿,足够使造价15000亿的工程防水提高一个等级。

1.1.2  防水市场不规范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和作坊达3000多家,除小部分企业正规建设以外,大多数厂家规模小、装备简陋、产品档次低。在这3000多家防水企业中,领到国家质监总局生产许可证的有700多家,剩余的都属于无证生产。无证企业游离于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督之外,假冒伪劣产品以低价大量冲击市场,出现了一大批以制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为获利手段的小型防水生产厂家。

在这种低层次竞争的状态下,部分中小型企业为了在艰难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也不惜在生产原料、工艺配方等各个环节想办法,生产非国标产品和降低产品品质。真正能够从原材料、生产环节方面严格把关的企业为数有限,而真正能够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的公司则更是凤毛麟角了。

防水行业的散乱可以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为例: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文件,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早被列为行业限制类产品,在2007年版《北京市建设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中更是被列为了禁止类材料。而据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2006年在建筑防水卷材中的市场份额仍位居防水卷材使用量的第一位,达到40.10%。而建设部推广的材料,SBS/APP防水卷材却只占到25.90%,由此可见防水市场之混乱。

这些低水平竞争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劣质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低价冲击市场,导致防水工程价格逐年回落,门槛越来越低,而防水工程质量却越来越差,为日后的工程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1.1.3  环节重重监控难

由于国内房地产开发管理的特殊性,我国大多数建设工程都采取项目公司的方式运作,并且将原材料采购权下放给总包方,总包方又将防水工程的施工委托给分包方。对防水材料的采购,也是采取针对单个项目的零星采购方式。这期间,由于利益的关系,为了压低价格,部分不讲诚信的总包方甚至明示或暗示施工方可以采用不达标材料。一些施工方为了追求暴利,在材料送检的时候用达标产品,而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却偷工换料:不是搭接缝不够数,就是基层用劣质产品上面再覆以达标产品做掩盖……如此种种真是防不胜防,造成大量假冒伪劣防水材料应用于防水施工。

房屋建筑,百年大计。一栋建筑物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结构安全,同时也要保障其使用功能,而防水则是保障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工程质量是发展之根本,完全有必要将功能性工程的防水作业直接纳入企业的总体管理和监控。

1.2  降低年均成本的需要

1.2.1  大批量采购获得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对长期的战略合作客户,材料供应商一般更加重视,不但能够提供更完善和周到的服务,而且由于采购批量大,合作稳定,材料供应商都愿意在同等质量条件下给予更优惠的价格政策,实现薄利多销,极大程度地降低采购方的采购成本。当然,这个对比是建立在同等质量条件下,缺乏这个条件也就不存在对比的基础。

1.2.2  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降低后期管理成本

将工程外包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趋势。为了“省事”,为了减轻管理压力降低责任风险,甲方希望通过外包的方式进行转嫁。殊不知,“外包”不但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后期的管理成本。

曾几何时,甲方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扯皮深深地刺痛着消费者的心。为了满足竞争的需要,一些地产公司开始自建物业管理公司,实行“自建自管”。这种方式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也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公司的竞争力。如果说以前交房即交责任的话,那么如今的“自建自管”模式则要求地产商不得不重新审视建设的过程管理。毕竟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任何问题最后都得由自己去解决,去“买单”。而象防水这样的基础性工程,如果在建设期间不重视出现问题的话,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将是十分惨重的,甚至有的问题还是不可修复的,如地下空间的渗漏水问题,有的根本就无法修复!

由投资方直接集团采购优质防水材料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加强控制力度,使假冒伪劣产品无法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防水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大量节省因为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期维修和管理费用。

1.3  品牌维护和发展的需要

一个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一定会十分在意其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发展。品牌能够产生的市场效应勿庸讳言,但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传递速度之快也对企业的品牌维护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挑战。

由于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防水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品牌地产商,如果不从品质抓起,不从基础管理抓起,势必造成更大的浪费和被动。某国内著名地产商,一段时间内对其建设工程普遍采取“最低价”中标的原则,把一些正规品牌企业排斥在门槛之外。结果开发的几个楼盘纷纷漏水,忍无可忍的业主们在开设的社区论坛上结成联盟,声讨渗漏赔偿,给该地产公司造成极大的被动,新开发的楼盘也被搅得几乎无法销售。无奈之下,该公司联系到东方雨虹,希望帮助其解决房屋渗漏水问题。

经有关部门调查,1997年以来的建筑工程在大中城市有70%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投资方为使建筑能够正常使用,只得进入漫长的“维修——返工——再维修——再返工”过程,其费用远远超出新建预算。尤其是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如出现质量问题,基本无法完全修复。如此这番,极大程度地增加了项目管理成本,严重的甚至引起业主投诉,直接影响投资方的品牌形象。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品牌企业,应该为消费者居住安全做出贡献,这是消费者的心声,当然也是企业品牌发展的需要。

1.4  适应国家规范管理的需要

针对建设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各方各面的监管力度,通过立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加大执法力度等手段,不断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管理。如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0年又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为了进一步加大建设工程管理力度,北京市建设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8月6日颁发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使用监督管理若干规定》,对在建设工程中使用不合格工程材料的,从甲方到监理,从总包方到分包方都制定了更加明确的责任,加大了惩处力度。其中对甲方的规定有: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对其采购的建设工程材料质量负责,建立建设工程材料使用管理制度。对施工单位使用的建设工程材料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产业政策、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等进行监督;对工程验收和移交时建设工程材料存档资料的完整性负责。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选用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材料,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采购和使用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材料。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按照招投标文件要求和合同约定,对采购的建设工程材料样品进行封样。供应单位提供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后,要与封样产品进行比对,与封样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建设工程材料的,由市或区、县建委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适应国家规范管理的需要,选择正规品牌企业合作,无形中避免了潜在的企业经营风险。

1.5  推进战略合作的意义

综上所述,推进战略合作可以为投资方带来以下利益:

(1) 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及后期管理成本

选择正规的品牌企业合作,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有保障,同时由于减少了中间的采购环节,也能够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确保了建设工程的安全,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工程质量有了保障,同时也就大大节省了因为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期维修和管理费用。

(2) 获得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长期战略合作因采购批量大,往往能够得到材料供应商价格上的优惠政策,材料供应商会以高质量低价格赢得客户,实现薄利多销,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3) 服务有保障,保证工程进度

    正规优秀的材料供应商拥有强大的售后服务队伍,可及时保证材料供应,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支持,为防水工程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工期得到有效保证。

(4) 结成战略伙伴,建立双赢模式

长期合作能够增强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了解,提高沟通效率,取得更好地合作效果。通过建立可以相互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采购方得以较低价格购得高品质产品,降低采购成本;供应商也能通过销售量的增加实现规模效应。这是一种典型的双赢合作模式。

零 星 采 购 与 集 团 采 购 比 较 表

采购模式

集团采购

零星采购

成本控制

平均成本低,易于控制

成本高,难于控制

售后服务

服务到位,有保障

经常出现供货不及时,影响施工进度

质量控制

易于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难于控制,经常出现假冒伪劣产品

风险控制

能够履行合同义务,责任明确风险较低

责任不易明确,容易发生纠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丽天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400-880-2082

传真: 020-8764 7730

 丽天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网址:www.ltfskj.com
生产基地:广州市从化鳌头镇龙潭大道6号1幢

 丽天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鹤龙一路983号
广东通信科技大厦南塔13楼

©2021 丽天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909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